ESG 是一種非財務性的績效指標,用來評估企業的永續發展表現,三個字母分別代表:環境保護 Environmental、社會責任 Social、公司治理 Governance。
ESG 指標最初是由聯合國 2004 年的《WHO CARES WINS》報告提出,認為企業在 ESG 三個指標上有良好表現,通常競爭力也會較其他企業強,應將 ESG 指標納入企業經營的評量基準。
報告進一步指出,在 ESG 指標上表現良好的企業,會產生以下正面影響:
該報告也同時表示,將 ESG 指標納入投資決策的分析中,是對投資者和資產管理人有利的行動,並有助於更好的投資市場及地球永續發展。
「環境保護」是觀察企業在面對環境議題時採取何種策略應對,評估面向包含:企業的資源利用策略、營運上對環境的影響及因應措施。
ESG永續發展環境保護指標的落實包含:控制溫室氣體排放、減少能源消耗、推廣再生能源、使用環保包裝、重視綠色金融與綠色消費等。
企業除了重視企業倫理之外,更要為回饋社會盡一份心力,ESG永續發展指標中的企業社會責任重視企業在社會公益上的參與。
ESG永續發展社會責任指標的落實包含: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與社區服務、提供多元包容的職場環境、重視友善的勞資關係、維持良好的客戶關係。
ESG永續發展公司治理指標,主要集中在企業經營面向表現評估。
ESG永續發展公司治理指標的落實包含:重視商業倫理、財務與風險管理、注重投資人權益、管理產品供應鏈、支持正向良好的商業競爭關係。